這則冗長但卻感人的愛情故事,說到了三件重要的事情:(1)釋迦本生──儒童菩薩,用所有賺來的錢,買下瞿夷手上的五莖蓮華,目的是要供養定光佛(又譯錠光佛、燃燈佛、然燈佛)。(2)儒童菩薩幫助瞿夷,獻上另外兩莖蓮華,給定光佛,並且許下「好醜不相離」,生生世世做為儒童妻子的心願。(3)定光佛為儒童菩薩授記:九十一劫之後,必定成佛,名釋迦文。

對於這則釋迦受記成佛的故事,《修行本起經》卷上沒有說到女主角的名字──瞿夷,卻多加了「布髮敷泥」以及釋迦娶裘夷(即瞿夷)為妻的故事:
即時佛到……(儒童)菩薩欲前散花,不能得前。佛知至意,化地作泥。人眾兩披,爾乃得前。便散五華,皆止空中,變成花蓋。……二花住佛兩肩上,如根生。菩薩歡喜,布髮著地,願尊蹈之。佛言:「豈可蹈乎!」菩薩對曰:「唯佛能蹈。」佛乃蹈之,即住而笑,口中五色光出,離口七尺。
分為兩分,一光繞佛三匝,光照三千大千剎土,莫不得所,還從頂入。一光下入十八地獄,苦痛一時得安。諸弟子白佛言:「佛不妄笑,願說其意。」佛言:「汝等見此童子不?」(諸弟子白佛言:)「唯然,已見。」世尊言:「此童子於無數劫,所學清淨。降心棄命,捨欲守空,不起不滅,無倚之慈,積德行願,今得之矣!」佛告童子:「汝卻後百劫,當得作佛,名釋迦文(原註:漢言能仁)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劫名波陀(原註:漢言為賢),世界名沙桴(原註:漢言恐畏國土),父名白淨,母名摩耶,妻名裘夷,子名羅雲,侍者名阿難。右面弟子名舍利弗,左面弟子名摩訶目揵連。教化五濁世人,度脫十方,當如我也。」

在這三則有關釋迦妻子的故事當中,最感人當然是劬毘耶(瞿夷)七莖蓮華的故事。由於這則故事,和釋迦受定光佛記成佛的有名傳說相連結,因此也流傳最廣。佛教徒講求「學菩薩行」。在這個流行「多P」的現今社會,儒童和劬毘耶之間,多生多世、堅貞不移的愛情故事,或許是值得學習的吧?

δ 贅語

佛陀身旁的女人,當然不只以上所說的七個。《優填王經》所說,暗戀釋迦卻成了優填王妃子的無比、《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四提到的蓮華色比丘尼(比丘尼中神通第一),都是佛典中常常提到的例子。本文所討論的七個女人,只是影響佛陀本人和整個僧團較為重大的例子。其他例子只好割愛了。
對於佛陀,到底要把祂看成是神或是人?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本文提到的七個例子,讓我們看到佛陀「人」性的一面。也許,這是在祂高不可攀的神性之外,另一種可愛的人間面向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irl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