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 耶蘇陀羅、劬毘耶和鹿王

許多佛典都提到釋迦有兩個或三個妻子。兩個是:耶蘇陀羅和劬毘耶(喬比迦、瞿夷)。三個則是外加鹿王(鹿野)。《大智度論》卷十七,說到了兩個:「釋迦文菩薩有二夫人,一名劬毘耶,二名耶輸陀羅。」《佛祖綱目》卷二(地字號),則說釋迦有三個妻子:「佛年十七,王娶婆羅門女耶輸陀羅,為太子妃。復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而《釋迦如來應化錄》,也說到釋迦有三個妻子:「又復更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以有三妃造三時殿。」

傳統的說法,三個妻子當中,耶蘇陀羅是正室(有些佛典說到劬毘耶是正室),但也是負面描述最多的一位。這些負面的描述當中,除了釋迦因為夜見耶蘇陀羅的醜陋睡姿,因而離家修道之外,最有名的莫過於六年懷胎的醜聞。《大智度論》卷十七,曾有這樣的記載:

耶輸陀羅以菩薩出家夜,自覺妊身。菩薩出家六年苦行,耶輸陀羅亦六年懷妊不產。諸釋詰之:「菩薩出家,何由有此?」耶輸陀羅言:「我無他罪。我所懷子,實是太子體胤。」諸釋言:「何以久而不產?」答言:「非我所知。」諸釋集議,聞王欲如法治罪。劬毘耶白王:「願寬恕之。我常與耶輸陀羅共住,我為其證,知其無罪。待其子生,知似父,不治之,無晚。」王即寬置。佛六年苦行既滿,初成佛時,其夜生羅睺羅。王見其似父,愛樂忘憂。語群臣言:「我兒雖去,今得其子,與兒在無異。」耶輸陀羅雖免罪黜,惡聲滿國。耶輸陀羅欲除惡名,佛成道已,還迦毘羅婆,度諸釋子。

鹿王(鹿野)的相關事跡,佛典記載不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三,曾有這樣的記載:

爾時菩薩既至城內,有一釋迦種,名不過時。有其一女,名曰鹿王,於樓窗中,遙見菩薩,讚歎頌曰:「安樂乳母生,安樂父能養。彼女極安樂,當與汝為妻。」菩薩聞此,其心寂入涅槃聲義,唯聞言曰:「汝最勝人,當思惟寂靜涅槃。」菩薩聞此涅槃聲,愛念歡喜。聞妙聲故,即脫頸上珠瓔,擲於空中。以威力故,遂落鹿王女頸上。諸人見此,皆大歡喜。白淨飯王,具陳上事。王聞此語,即令二萬婇女迎鹿王女,將入太子宮內。彼時菩薩有三夫人,一名鹿王,二名喬比迦,三名耶輸陀羅。其耶輸陀羅最為上首。其三夫人,各有二萬婇女,前後圍繞,在於宮內。

劬毘耶(喬比迦、瞿夷)是釋迦的另一個妻子,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發生在劬毘耶身上的故事,最有名的是五莖蓮華或七莖蓮華的愛情故事。《太子瑞應本起經》有這樣的描述:

至于昔者,定光佛興世,有聖王名曰制勝治,在缽摩大國。民多壽樂,天下太平。時我(釋迦)為菩薩,名曰儒童,幼懷聰叡,志大包弘,隱居山澤,守玄行禪。聞世有佛,心獨喜歡。披鹿皮衣,行欲入國。道經丘聚,聚中道士,有五百人。菩薩過之,終日竟夜,論道說義,師徒皆悅。臨當別時,五百人各送銀錢一枚,菩薩受之。入城見民,欣然匆匆。平治道路,灑掃燒香。即問行者:「用何等故?」行人答曰:「今日佛當來入城。」菩薩大喜,自念甚快,今得見佛,當求我願。語頃,王家女過,厥名瞿夷。挾水瓶,持七枚青蓮華。菩薩追而呼曰:「大姊!且止。請以百銀錢,雇手中華。」女曰:「佛將入城,王齋戒沐浴,華欲上之,不可得也。」又請曰:「姊!可更取求。」雇二百、三百,不肯。即探囊中五百銀錢,盡用與之。瞿夷念華,極直數錢,乃雇五百,貪其銀寶,與五莖華,自留二枚。迴別意疑:「此何道士,披鹿皮衣,裁蔽形體,不惜銀錢寶,得五莖華?」喜怡非恒,追呼男子:「以誠告我,此華可得,不者奪卿。」菩薩顧曰:「買華從百錢至五百,以自交決,何宜相奪?」女曰:「我王家人,力能奪卿。」菩薩慝然曰:「欲以上佛,求所願耳。」瞿夷曰:「善!願我後生,常為君妻,好醜不相離。必置心中,令佛知之。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請寄二華,以獻於佛。」菩薩許焉,須臾佛到。國王臣民,皆迎拜謁。各散名華,華悉墮地。菩薩得見佛,散五莖華,皆止空中,當佛上如根生,無墮地者。後散二華,又挾住佛兩肩上。佛知至意,讚菩薩言:「汝無數劫,所學清淨,降心棄命,捨欲守空,不起不滅,無猗之慈,積德行願,今得之矣!」因記之曰:「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汝當作佛,名釋迦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irl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