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傳 (二)

悉達多太子到了八歲的時候,淨飯王知道,必須讓太子學習一切將來治理國家的種種知識和技藝了。於是召集了宮中最好的老師, 首先教授太子文治方面的知識,世間種種工巧、學問、理論,文字、文法、算數、制作文章、辯論方法,等等。 又召集了釋迦族中眾多大臣的兒子共五百童子,和太子一齊入學堂學習,以便將來可以輔助太子治理國政。太子聰明智慧, 於四年內就學成了文治方面所有的知識。跟著下來四年的時間裏, 宮中最好的將軍和武士就來教授太子種種軍事武術方面怎樣用兵和各種戰術的知識了。太子與釋種王族的同輩少年, 學習駕御和指揮四兵,分別是象兵、馬兵、車兵和步兵;又學習使用各種兵器,如刀、劍、矛、戟,進攻防守。在所有釋迦族的少年之中, 太子的武藝最出色。有一次,在學習徒手搏擊角力的時候,太子的王族堂兄弟中,有年少氣盛不肯服輸的難陀和提婆達多, 都想挫敗太子,但始終不能戰勝太子。又有一次,在比試射箭項目的時候,堂弟阿難陀可以一箭射過二個鐵鼓,提婆達多更射過四個鐵鼓, 輪到太子的時候,他笑著說︰“請給我「千人弓」使用吧。「千人弓」一向珍藏在王宮裏,需要一千個人才能把弓弦扣上, 相傳誰能獨自扣弦射箭,就不僅可以成為釋迦族的君王,而且也可以統治全世界,但是從來都未曾有人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夠把弦扣上去。 淨飯王就派人把千人弓取來,只見太子手中拿著弓,用足趾踏著弓弦,迅速有力地就把弓弦扣上去了,然後就用這把弓來射箭, 一時間就把前面所有的鐵鼓全部射過,箭入於地,因而成井,以後眾人就稱為箭井。

有一次,城中闖來了一隻發狂的大象,到處搗亂,太子和同伴們見到了,提婆達多和阿難都試著看可不可以馴服這隻大象,但都不能成功。於是太子就使出他的臂力,用手執著大象,擲出城門,迅速地跑出城門外以手接持,不令墮地損傷,化解了一場禍害。

悉達多太子到了十六歲的時候,淨飯王就想,太子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了,於是就和他的大臣們商議太子的婚事。有人提議說,釋迦族的善覺王的女兒耶輸陀羅美麗純潔如湖中白蓮,品性溫柔賢淑,善覺王將要舉行競技大會,讓有意求婚的貴族青年來比賽武術,耶輸陀羅可以在競技大賽中選擇丈夫,悉達多太子文武雙全,參加競技一定可以贏取美人的芳心。

到了競技大賽的這一天,善覺王宮前的廣場上各色旗幟迎風招展,週圍蓋起了寬大的涼棚給參觀的人們休息觀看,耶輸陀羅坐在一座特別建造的涼亭中,周圍以絲幔,花環圍遶,讓她可以看見外面的人而外面則不能看到她。競技大賽開始了,悉達多太子騎著他心愛的白馬「犍陟」在眾多的參賽者中,特別出色,引人注目,結果,無論是馬上比武,劍擊、騎射、長矛、角力,所有競技項目之中,悉達多太子都一一擊敗了對手,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喝釆。當晚霞染紅了天邊的時候,廣場上的歡呼聲逐漸沉靜下來,所有來求婚的貴族青年都騎在馬上,排列在廣場中間,大家都屏息注視著涼亭,只見慢慢地拉開了絲幔,耶輸陀羅就好象下凡的仙女般,手中拿著花環,端莊地走到廣場中間,來到悉達多太子的白馬旁邊,悉達多太子從馬上下來,禮貌地向耶輸陀羅鞠躬,耶輸陀羅就把花環載到太子頸上表示已經選擇了她的意中人。這時廣場上又再次嚮起了歡呼聲,人們為多才多藝的太子和美麗溫婉的公主慶賀,佳偶天成。

過了一段甜蜜的新婚生活之後,這一天,太子想到要看看宮庭外面,他將來要統治的人民怎樣生活,就與眾多侍衛, 走出了王宮來到城東門,要到城外郊遊。這時候,路上走來了一個老年人,頭髮灰白,牙齒脫落,腰躬背駝,手中扶著一枝手扙, 一面走一面顫抖。悉達多太子覺得很奇怪,因為他以前從沒有見過這種情景,就問侍從︰“這是一個甚麼人呀﹖為甚麼走路會發抖呢﹖” 侍從只好回答︰“太子,這是一個老年人,因為年紀老了,所以衰弱不堪。”“是不是每個人都會變老的呢﹖” “是的,太子。無論男女都是會變老的。太子聽了這話,心中感到非常不安和不愉快,又想到自己現在雖然年青,但時光流逝, 老至如電,豈能獨免。於是吩咐車匿駕車回宮。

過了幾天之後,太子又要到宮外出遊,這一次,他與眾多侍衛來到了城的南門,當馬車出城的時候,路邊坐著一個生病的人, 皮黃骨瘦,發燒腹腫,喘息呻吟,不能站立,眼中充滿了痛苦和恐懼。太子覺得非常奇怪,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生病的人。 就問侍從︰“這是一個甚麼人呀﹖為甚麼他身體發腫,呻吟喘息呢?侍從只好回答︰“這是一個病人,他因為身體生病才會如此。” 當時太子心中就產生了慈悲心,哀憫著這個病人;又想到,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生病的痛苦,我們這個身體,實在盛載著許多痛苦, 只是老、病未至,世人不知覺悟罷了。之後就吩咐車匿駕車回宮,獨坐深思他所見到的景象,愁憂不樂。

過了幾天之後,太子又想乘車到宮外遊玩,這一次他與侍衛走出了城的西門,剛巧郊野之外,路邊躺著一具屍體,被走狗飛鳥啄食。 太子看見了,心懷慘惻,就叫車匿停車,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車匿告訴太子︰“這是死屍,已經停止了呼吸,沒有了生命, 僵硬如同木石,從今以後,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生死別離,永不再見。”太子又問︰“每個人都會死嗎﹖”“是的,太子。 有生命的都會死亡,這是大家共同的命運。”太子聽了這話,心中很痛苦地想到︰原來人們經過了疾病、衰老,最後還會死亡。 那麼我的父母和我自己將來也會如此。難道就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些痛苦嗎﹖回宮之後,他深深地在思考著, 希望找到解除人間疾苦的方法。

他思考著這些問題,但是找不出一個答案。過了幾天之後,他決定再到城市中去看看他的人民怎樣生活。這一次, 太子叫車匿駕著馬車專門觀看城市中人民的生活。漸漸來到了城的北門,這時,他們遇見了一位出家人,穿著袈裟,手拿著食砵。 這位出家人引起了太子的注意,就下車來問他是做甚麼的人。“我是出家人,棄捨了世間的欲樂,過乞士的生活。 我要克服在生命中遇到的煩惱,不被痛苦愁憂所恐怖。一心尋求永恆的真理和真正的快樂。”太子聽了這些說話, 知道出家有許多的功德和好處,覺得輕鬆了很多,心中想到︰“這正是我要尋求的道路。”他就下了決心要捨棄世間生活去追求真理。

淨飯王知道太子出遊四門,見到了會令他生起出家念頭的四種情景,心中焦慮起來,很害怕阿私陀仙的預言會實現,就想到要給太子更舒適享樂的生活。於是下令他的大臣為太子建造更豪華美麗的宮殿,園中的水池養殖了最珍貴的蓮花,夏宮有涼水的浴池,冬宮有暖水的浴池,每日都供應美酒佳餚,又挑選了全國最美麗的少女來陪伴太子遊樂,歌唱、跳舞,種種娛樂,希望令太子忘記了他所看到的四種景象。又下令釋迦族的眷屬,嚴密守護太子,使他不能離開王宮。

悉達多太子雖然在豪華舒適的環境中生活,但是每當他獨自坐在花園中沉思的時候,有時會想起自己那早逝的慈母, 或是當他看見那些美麗的舞姬的時候,他心中都想到︰“這些美麗的身體也會遭受疾病的折磨, 現在年青快樂的美少女將來也有一天會變得衰老,頭髮花白,牙齒脫落。當美好的東西消失了的時候,我們就感到痛苦不安了。 只有消滅了貪欲、瞋恚,愚痴這些煩惱之火的時候,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清涼和快樂。”這時太子的心已脫離了對種種欲樂的追求, 在無比的尊嚴與華美之中回到宮殿。許多盛裝美如天仙般的舞姬,手執種種樂器圍繞著太子歌舞起來,但是太子已經對這些歌舞不感興趣了, 回到寢殿臥下。舞姬們疲累了也紛紛各自睡去,只有芳香的油燈寂寞地在寢殿內燃著。

過了一會,太子醒了,就在床上觀看女子們的睡相,但見樂器亂丟在各處,日間美如天仙的眷屬,現在有的發出鼻鼾, 有的口中流涎,衣釵零亂,醜態畢露。更加襯托出這浮華生活背後的空虛。太子覺得這一副副的臭皮囊,實在是樂少苦多, 他感到要捨離的心更加迫切了,而且覺得再不能將寶貴的時光消磨在追尋無聊的娛樂上面,要趁年青的時候實踐自己的理想, 追求那自由自在的心靈和可以帶給更多世人利益的崇高承擔。第二天,太子就去見淨飯王,對父王說︰“恩愛集會,必有別離, 請求父王準許我出家,找尋那不怕老、病、死、沒有恩愛別離的無憂之城,將來我找到了,再回來帶大家到那永恆快樂的地方。” 但是淨飯王又怎麼會答應太子的請求呢,只是勸太子趕快打消出家的念頭,除了結婚生子,將來還要幫助父王治理國家。

淨飯王由於害怕太子離宮出走,加更派了眾多侍衛守護太子。悉達多只好等待機會。這一天,眾多歌姬舞姬陪伴著太子作樂到了深夜, 大家都疲倦極了,橫七八的倒臥在殿廷之中。深夜時分,太子從臥榻上醒來,只見所有的侍衛和宮女都在沉沉大睡, 太子知道不能失去這個寶貴的機會,就下了決心趁所有人都熟睡了趕快離開王宮,實踐出家的理想。於是就回到寢宮, 只見美麗的耶輸陀羅懷抱著他們剛滿月的兒子羅睺羅,在閃爍的油燈下熟睡,太子在心中向他們道了別,就悄悄地從寢宮走到門口, 叫醒正枕臥在台階的車匿,對他說︰“我現在要出家去了。給我備馬。”車匿答應︰“是”,攜了馬鞍到馬廄去。太子的愛駒犍陟, 這時正立在馬廄;傍邊一棵樹下,旁邊燃著芳香的油燈。車匿就為犍陟套上馬鞍。犍陟覺得︰“今日馬鞍上得特別堅牢, 與平日太子遊園的時候有異,大概我們的王子今日要出家了吧。”心中喜悅,發出了嘶嗚。太子這時從宮殿來到馬旁,輕輕拍著犍陟說︰ “犍陟啊,請你趕快載我出城,這樣,我可因了你的幫助成佛,且要去救度一切的眾生。”說著便騎上馬背去,同車匿一同離開了王宮。

於夜半時分,他們到了都城大門,原來淨飯王為了令太子不易隨時出城,把城門造得很牢固,而且派了許多衛兵看守。 太子和車匿都想著要靠力大善馳的犍陟負載跳過城牆了,這時住在城門旁的天人悄悄地把城門開放了讓他們通過。到了城外, 太子不禁回頭去對故都作最後之一望,並發大願︰“我要追求不老、不病、不死、不憂、不污的無上安穩─涅槃, 達到目的我再回來見我的父王和眷屬。”相傳在這時候,天人們在太子的周圍燃起了無數的火炬,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光明, 天上洒下了芳香的鮮花,末香和薰香,天上發出了悠揚的音樂和歌聲,贊歎著太子的宏大誓願和決心。

到了太陽昇起的時候,犍陟載著太子已經到了他的國家領土邊緣,就要離開自己的國土,進入苦行林去修行了。 這時太子就從馬上下來,叫車匿到面前吩咐道︰“車匿啊,你可拿了我的隨身飾物珍寶,帶著犍陟回王宮,告訴父王,請他不用愁憂, 我是為了追求純善的真理而出家,將來達成了心願再回去見父王,願父王平安。”車匿卻說︰“太子啊,我也要跟你出家去。” 太子道︰“你不能出家,回去吧。”太子把自己裝飾髮髻的寶珠取下交給車匿,車匿只好向太子禮拜,向右繞行作禮後帶著犍陟回王宮去。 犍陟聽了太子與車匿的談話,知道以後不能再見到太子了,也流著淚跪下作禮而別。行至再也看不見太子的影子, 悲傷不堪的犍陟就生了重病而死去。因了載負太子的功德,死後轉生於天上。

車匿與太子離別,本己悲傷,因了犍陟之死,更加難堪,抱著兩層的悲哀,啜泣進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irl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