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傳 (六)

佛陀到了晚年,已經八十歲的時候,這一年他準備離開摩揭陀國,渡過恒河往北方一個叫做拘尸那竭的小國去,作最後的一次傳法旅程。當他臨離開摩揭陀國之前,召集了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所有比丘盡集講堂,為他們宣示種種令僧團和合興盛的教法。之後就動身往恒河方向出發。當他來到恒河邊一條叫巴陵弗的村莊時,摩揭陀國的兩位大臣正在該處,籌劃興建一座新的城市,並命名為巴陵弗城。佛陀以他的智慧觀察了該地之後,預言這座新的城市將來必成為繁榮而重要的首都,並為這座新的城市祝福。

渡過恒河後來到了毘舍離國,佛陀和弟子們就住在屬於菴婆婆利的一座芒果樹林中。菴婆婆利是毘舍離城一個非常美麗而富有的歌女,是許多權貴公子的追逐對象。聽說佛陀來了毘舍離國,住在城外她的芒果林中,就準備了許多輛精美車乘,帶同她的侍從一齊來覲見佛陀。當菴婆婆利聽完了佛陀的教法之後,就恭敬地啟請道︰“世尊,您明天可以和你的弟子們到我家裹吃午飯嗎?”佛陀沒有說甚麼,表示接受了她的邀請。菴婆婆利佑道佛陀默許了她的請求,非常歡喜,告辭後就趕快駕車回城去作準備。由於父忙的緣故,在回城的途中路上與一批正在駕車去禮見佛陀的貴族青年車軸相接,發生了輕微的碰撞。這批貴族青年很生氣地向菴婆婆利大聲質問,菴婆婆利只好委婉地解釋道,因為要趕著回家備辦齋飯的緣故。這些青年來到禮見佛陀,聽了佛陀的教誨之後就說道︰“請世尊和你的弟子明日到我們家裹去午飯好嗎?”佛陀回答道︰“我已經接受了菴婆婆利的邀請了。”於是他們只好懊惱地後悔來遲了一步,竟被一個歌女搶先奪去了供養佛陀的光榮。

第二天,當佛陀在菴婆婆利家中吃完午飯以後,菴婆婆利就低著頭恭敬地問佛陀說︰“世尊,像我這樣的人也能行善業嗎?”“是呀,菴婆婆利,你當然可以行善業了。”“那未,我就把現在世尊所住的芒果林奉獻給世尊和你的弟子們吧。”佛陀接受了這個奉獻,並為菴婆婆利宣示了教法,然後就回到了芒果林。這時有些弟子們就埋怨著說,世尊實在不應該到菴婆婆利這個下賤種姓的妓女家中去吃飯。佛陀知道了就對大眾說︰“人並不因為出身的階級而有高貴下賤之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道德行為,就是一個高貴的人。無論甚麼人,只要接受我的教法,行持八正道,都能證得真理,沒有貴賤之分。”

這一年的雨季就要來臨了,佛陀吩咐其他的弟子們留在毘舍離城附近安居,自己就和阿難到竹芳村去安居度過雨季。在雨季中佛陀患了很嚴重的痢疾,病況非常危險,但佛陀想到這時不是捨離世壽的時候,因為四眾弟子還未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去接受佛陀要離開他們的事實。於是以堅強的意去屈伏了病魔,並留住應享壽命,不久其病亦漸痊癒。阿難看見佛陀生病了,就很焦急地問佛陀道︰“世尊,難道你不留下任何遺教與比丘僧眾就入涅槃嗎?”“阿難,我一生說法四十五年,要說的都已經說了,並無任何秘蜜吝而不傳,而且我從來沒有以「教主」身份自居,以後的僧伽中也不應有教主。因此,阿難,以自己為明燈為歸依,勿以他人為歸依;以法為明燈為歸依,勿以他人為歸依。無論現在或我去世後,應精勤修習四念住。”

雨季過去了之後,佛陀和阿難回到毘舍離城外的大林重閣講堂,吩咐阿難召集毘舍離城附近的所有弟子到講堂來,佛陀對他的弟子說道︰“假如能以我所說的教法而實踐修行者,則世問必有阿羅漢及能令佛法久住於世,就是必須實踐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若能了解及證悟四種法︰聖戒、聖定,聖慧及聖解脫,則能從輪迴流轉中解脫,永不再受苦。我的年齡已經夠大了,不久的將來就要離開這個世問,三個月之後將入涅槃,所以,修行的人呀,你們要勉勵精進。”第二天清晨,入毘舍離城乞食以後,佛陀就離開了這個地方,和他的弟子往拘尸那竭國方向繼續行程。當他們向毘舍離的居民告別時,人們都知道以後或許不能再見到佛陀了,都依依不捨地跟在佛陀身後不忍離去,直到佛陀渡過了干達河他們才悲傷地揮手道別。

渡過了干達河就來到了未羅國的領地,佛陀和弟子們一路行來,到了波婆村,就淨住在鐵匠周陀的芒果園中。周陀知道佛陀來了,非常歡喜,就趕忙到來禮請佛陀領大比丘眾明天到他家中午膳,佛陀默許了周陀的邀請。第二天佛陀領比丘眾依約到達周陀家中應供。周陀準備了素粥和其他餐點,其中有珍貴的野生磨菇─栴檀樹耳。佛陀食用後,知道這是很難消化的食物,於是就告訴周陀︰“周陀,凡是你所備辦的栴檀樹耳盡奉獻與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則分給比丘僧眾。”為了避免有別的人因食用這道菜式而生病,佛陀又吩咐周陀將所有剩餘的栴檀樹耳埋到地下。用過了午膳之後,為周陀開示了法要,令他歡喜愉悅,佛陀就從座起離去。這時佛陀已經開始覺得腹部劇痛,並且引起了嚴重的血液,於清瀉後稍事休息,並對阿難說︰“不要以為周陀的齋供沒有福利,有兩次的齋供有同樣的果報,同樣利益,比其他的更大,一次是當初善生女供養的乳粥,如來進餐後成無上正等正覺,一次是周陀的供養,如來進餐後入無餘涅槃。他們都是出自至誠至善的心,都是至尊貴的供養。”仍攝心自持,忍著劇痛向拘尸那竭前進。從波婆村到拘尸那竭國有數十公里的路程,一路行來,渡過希連河來到了拘尸那竭國境娑羅樹林,這時佛陀已經疲倦極了,於是吩咐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之間鋪好了臥具,然後佛陀便將僧衣疊作枕頭,頭朝北方,右脅而臥,兩腳相疊,心境安穩,如獅子般入睡了。暮色四起,夜幕開始低垂,微風輕輕撫過娑羅樹林,葉子發出沙沙嚮聲,偶爾一兩聲蟲嗚打破寂靜的夜空,這時阿難實在再忍不住心中的悲痛而啜泣起來,深明阿難此時心情的佛陀便召喚阿難前來,慈祥和藹地對阿難說︰“阿難啊!不要悲傷,也不用哭泣。我以往不是經常教導你們,萬物都是生滅無常嗎,與我們最親近的人終究亦必將分開離別。你且別哭,先去拘尸那竭通知那裹未羅族人,佛陀今晚半夜將辭別世間了,假如對佛法有任何疑問,可往諮問,佛為解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irl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